随着汛期来临,雷雨、大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频发,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以及山洪、泥石流、坍塌等次生灾害。7月30日,市消防支队提醒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自驾游、自由行等群体,雷雨季节特别是恶劣天气下不要进山,以免发生意外。
曾多次担任救援驴友任务的夷陵消防中队中队长顾磊告诉记者,宜昌是典型丘陵地貌,强降雨时部分山区容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顾磊介绍到,以夷陵区为例,南津关大峡谷、谭家沟、冷风沟、宋家沟、黄牛岩、三把刀、野马溪等地,风景优美,是驴友经常探险的地方。但这些地方或是尚未开发,或是早已荒弃,没有安全防护措施,危险性较大。此外,驴友登山或溯溪常沿峡谷河道前行,一旦降雨引发落石、泥石流、山洪等,会造成人员被困。
除了地形原因容易发生意外,部分驴友危机意识不够也是造成意外的重要原因。顾磊说,有些外地驴友慕名而来,准备不充分,“有的是在网上看几篇帖子就进山,地形不熟且队员体能、技术不过关;有的外地人组团进山,仗着人多不请向导,或者是请的领队水平不够,这些都容易发生意外。”
消防支队建议,市民出游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详细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和道路交通状况,认真规划行程,做好防暑、防雷、防雨准备。
户外活动中的溺水事故,往往由于对天气、水情不了解而发生。例如夏季溯溪活动时,遇上游水库突然开闸放水,或大雨导致山洪暴发,不及时撤离而被冲走;又如天热在山间溪水游泳戏水,肢体突遇低温发生痉挛,以致沉溺。
户外活动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安全规定,雷雨天气不要前往山岳型、峡谷型、涉水型旅游景区点,更不要参加未开发线路探险旅游,切不可追寻刺激、盲目探险。
旅途中,一旦遇到突发险情,要保持冷静,自救互救,尽快撤离危险区域;等待救援过程中,要节省体力,保持耐心,听从指挥,避免拥挤混乱,有序撤退。(记者 齐小宇 通讯员 余佳雯)
户外运动有风险,专家称专业技能保安全
作为全国“溪降”胜地,宜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户外运动爱好者,尤其是“溪降”爱好者。户外运动本身就具有高风险性,尤其我市目前正值汛期,雷电、暴雨以及强对流等恶劣天气频发,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因此安全问题首当其冲。为此,记者于7月30日采访了宜昌市户外运动与探险协会会长邹健,他为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安全出游提供了几条建议。
身体素质过硬。由于户外运动经常要翻山越岭,涉谷穿林,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而且往往环境恶劣,所以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邹健告诉记者,身体偏弱,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不适合“溪降”等户外运动,即使以前有从事过户外运动的经验,在每次户外运动前也要做好相关体检,以防身体“报警”。
跟随专业团队。邹健告诉记者,以“溪降”为代表的户外运动是一种专业性、技能性、团队性极强的运动,因此,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每次运动前都要提前咨询联系专业人士,跟随专业团队,切忌单独或者跟随非专业人士,否则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做好相关培训。户外运动爱好者一定要提前了解户外运动相关知识,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相关培训,只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技能、身体素质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参与户外运动。“这既是对这项运动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邹健说道。
密切关注天气。作为户外运动,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天气状况,一旦遇到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应当立即放弃出行。其次也应当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要前往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邹健也再三提醒,广大市民尽量不要从事高风险的户外运动,即使参与,也要具备相关技能,在专业人士或专业团队的指导陪同下进行。(见习记者 付江山)
户外不是走秀,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
“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结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户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但户外不是走秀,不仅要强化安全意识,更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7月30日,宜昌资深“驴友”“小朱姐姐”向记者道出了心声。
“小朱姐姐”说,户外运动是为了更健康快乐,因此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能逞英雄,更不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专挑危险的地方。
她说,户外活动, 是一项非常考验人体能的运动,对参与者的户外生存知识掌握有很高要求,更是对参与者体能与身体耐性的考验。因此,应慎重选择路线,认真考量自身体能等因素。对自己的身体素质要有正确的评估,比如耐力、柔韧性、力量、速度等等。在户外你的身体需要面对更多的心理、生理、身体、额外负重,路况、海拔、气压、气流、水域,植被等因素的冲击。所以你要有一个适应户外运动的体能。
在户外,安全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走得更远更好。(记者 袁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