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金融号:8月27日金融市场观察、分析、预测与展望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展望
当世界拥有了开放与合作,距离不再遥远。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21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就迎风生长,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实2030年议程开辟新空间。”作为这一倡议的总设计师,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和部署推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方向,彰显中国担当和世界情怀。
5年的发展与奋进,“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连点成线到面,在广袤大陆上落地生根,在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千年丝路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当今世界开启发展新航程……
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联动协调,实现国内经济整体转型提升,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产业对接融合……“一带一路”作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大顶层设计,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今年前7个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积极推进,共对沿线54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71.1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5.6%;国内各地借助“一带一路”机遇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金融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我国金融业扩大开放的配套政策已基本出齐,外资投资我国金融业将有章可循。金融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对现有金融业发展程度的肯定,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8月2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同时配套更新了《行政许可服务指南》,正式启动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相关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办法》明确,到2021年,外商投资期货公司所占股比不受限制。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中国期货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向外资进一步敞开。
2017年11月份,财政部对外透露了未来金融业对外开放相关部署:证券、基金、期货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3年后不受限制;对中资银行和资管公司取消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保险业3年后外资投资比例放宽至51%,5年后不受限制。如今,承诺已开始兑现。
2018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元年”。原油、铁矿石期货国际化顺利起航,同时期货公司向外资敞开大门,这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形成了交易品种、中介机构、投资者国际化齐头并进的全面开放新局面。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业扩大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资本项目开放等金融开放举措,乃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脉相承的。金融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对现有金融业发展程度的肯定。
人民币放大招显示中国经济信心
近期中国监管部门已经连续多次出手遏制套利资金做空人民币。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决心非常坚定。充满信心的中国经济将在行稳致远中,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近日,央行发布了重启逆周期因子的消息,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旋即飙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升破6.80关口,一天之内拉升近千点。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樊大彧认为,人民币汇率放出重启逆周期因子的大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上周五晚间也因此一扫颓势,展开大反攻。所谓“逆周期因子”,就是在投资者受“羊群效应”影响而投资方向趋同时,监管者注入反方向的价格调整因素,以避免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启动逆周期因子将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产生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虽然并不是市场交易价格,但却是外汇市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对市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启逆周期因子,实际是在表达一种“中国态度”——监管部门对此前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市场表现是不认可的。今年4月份以来,在美元指数强势反弹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出现连续下跌,在一些做空力量影响下,近期市场上还不断传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否“破7”的讨论。然而,在本轮人民币贬值过程中,我国经济的表现却是稳中向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增长动力加快转换,增长韧性较强。
各种迹象表明,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跌主要是受美元指数走强和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是有能力支撑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的。截至2018年7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179亿美元且仍处于稳定增长中,如此庞大的储备资产也对当前阶段人民币汇率构成了有力支撑。
金融严监管、去杠杆的政策大方向未变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2017年杠杆率增幅比2012—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10.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杠杆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个百分点。宏观杠杆率总体趋稳,杠杆结构也呈现优化态势。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稳”字贯穿始终,表明稳增长、防风险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此前加杠杆集聚的风险因素在近年逐步凸显,如何应对风险的逐渐暴露和进一步化解风险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年初以来,信用违约事件的爆发引起市场一些担忧和政策层面的关注,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也因此在防风险的要求下作出一定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随着去杠杆稳步推进,金融风险防控成效初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为稳固,但目前企业负债率仍然偏高,居民部门加杠杆速度过快,政府部门隐性债务大量存在。因此不能过度解读为去杠杆已经完成,未来一段时间,金融严监管、去杠杆的政策大方向不会变化。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去年以来,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基调下,对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同步加强,宏观杠杆率增速明显放缓,增加了经济的韧性,但也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意味着政策执行节奏会适度放缓,以纾解内、外宏观压力,但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金融风险发散的出发点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稳杠杆+严监管”仍会延续。
董希淼说,未来必须坚定不移去杠杆,将债务水平和杠杆率逐步降下来。要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目前来看,相比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成效,在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8月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8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508元,1欧元对人民币7.977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1625元,1港元对人民币0.87273元,1英镑对人民币8.8182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0294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904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0241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9793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688元,人民币1元对0.59847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8390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78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3.0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3570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4703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0.5709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359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5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291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143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7339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440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7702泰铢。
下半年银行不良风险暴露还将持续 坏账攀升 压力加大
日前,包括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11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中期业绩报告或快报,其中股份制银行3家、城商行6家、农商行2家。
数据显示,上述银行营收、净利润等主要业绩指标呈现两极分化,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银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幅。此外,银行零售转型深入推进,零售业绩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其中平安银行零售主要业绩指标普遍超过对公。
资产质量方面,整体来看银行不良率呈下降趋势,除南京银行、华夏银行外,其他银行不良率和不良生成率出现下降,拨备覆盖率则普遍提升。分析认为,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政策调整影响,下半年银行不良风险暴露还将持续,银行提高拨备也是在为坏账做准备;尽管上半年资本充足率上升,但随着业务扩张和不良风险暴露,下半年银行资本压力将会更大。
证监会未来将完善发行审核和并购重组监察机制
今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非常活跃,截至7月底,上市公司共实施并购重组2377单,同比增长87%,交易金额1.36万亿元,同比增长38%。未来将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发行审核和并购重组监察机制。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动证券行业放宽外资股比限制政策的落实落地。抓紧推进沪伦通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推出。
这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张慎峰26日在2018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透露的信息。
据张慎峰介绍,中国证监会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和并购重组,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589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IPO,占新上市企业家数的82%,融资金额3259亿元,占比68%,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
外资加速配置A股说明了什么?
来自上海证券报的消息称,今年以来外资一直在加速流入A股市场,这和资金不断流出其他新兴市场刚好相反。外资大量流入,说明A股现在处于超跌状态,很多股票跌出了价值。这些外资是聪明的钱,哪里能赚钱就往那里跑。
A股吸引外资的原因是什么?A股市场能够吸引这么多外资进来,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中国经济始终稳中向好。虽然出口增速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投资增速、消费增速整体上还是平稳的。
第二,上市公司盈利整体向好。从企业盈利增速来看,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情况,在报告期内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占到了七成,有71家公司净利润翻番,可以说上市公司的盈利整体向好。
第三,从估值上看,现在A股已经跌到了历史大底的位置。根据测算,上证综指的市盈率现在只有13倍,创业板泡沫大幅减少,市盈率从最高的140倍跌到现在的38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也跌到了12倍,都处于历史大底的位置。而目前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市盈率为25倍,印度股市市盈率为22倍,巴西股市市盈率为18倍。所以,A股估值上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是吸引外资流入的最重要原因。
今年5月底,A股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因子今年是5%,之后的5年会逐步提升,直到百分之百被纳入。当前纳入5%,盯住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基金要配置大约220亿美元的A股。如果把纳入因子进一步提升,提升到百分之百,将会带来4000多亿美元的外资。不仅是MSCI,另外一个重要的国际指数富时罗素国际指数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尽快将A股纳入,并且纳入因子高于竞争对手MSCI,也就是说首批纳入因子超过5%。
从首批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成分股看,大多数是优质的蓝筹股和真正的成长股。这反映了外资的选股标准,也就是选择基本面比较好的一些优质个股来进行配置,这有利于A股市场贯彻价值投资理念,选择优质个股来进行投资。
据统计,现在外资持有A股的资金量大约是1.2万亿元,占整个A股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不到3%。可以说,外资持有A股占市场总市值的比例还不高,将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市银行半年报透视:同业业务缩量 理财转型加快
来自上海证券报的消息称,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落地等带来的影响,在上市银行陆续披露的2018年半年报中已有显现。
梳理已披露的12家上市银行半年报来看,多家银行的同业业务链条继续收缩,理财业务持续缩量,对应的收入也相应出现下滑。但仍有部分小银行因负债端面临压力,而依然通过同业负债来进行缓解。
通过收缩同业业务,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得以调整与优化。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银行分析师许文兵表示,对银行业来说,这可以推动业务经营回归本源,降低杠杆水平和潜在风险,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潜力。对实体经济而言,则可以更有效地得到金融资源的支持,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也有助于银行资产质量稳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安部等多部门严厉打击以“虚拟货币”等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
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
风险提示称,这类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公众要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
工农中建四大内银股悉数放榜 券商看好上半年盈利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工中建农四大内银股将于本周悉数放榜,共占恒指比重15.65%。
综合市场预测,受上半年净息差持续扩阔带动,大型内银次季拨备前盈利,料有高单位数至双位数增长,而资产质素续有改善。
内地近年积极推动金融去杠杆,收紧市场流动性,从而推升市场利率,利好如四大内银,邮储行(01658)及招行(03968)等的银行间净贷款方。银保监月中公布,商业银行第二季纯利按年升6.9%至5100亿元人民币。
券商德银及瑞银就预期,存款基础充足的大型内银,净息差按季会扩阔2至4个基点,而净利息收入因此按年会录得逾1成升幅。
新会计准则(IFRS 9)下,银行需按预期资产质素作减值,券商普遍预期内银股会进一步加大拨备力度,意味即使内地今年初宣布,容许内银拨备覆盖率的下限由150%降至130%,但内银股的拨备水平亦会持续上升,变相限制纯利增长幅度。以上周公布业绩的招行为例,拨备水平亦较上季增加16.12个百分点。
事实上,虽然普遍券商预期内银股上半年盈利仍有不俗增长,但个别券商早于绩前全线削减内银股目标价,主要反映人民币持续贬值对盈利增长影响,市场环境转趋波动,以及内地货币政策转向,纾缓市场资金紧张问题,德银就警告若市场利率掉头向下,将会限制大型银行净息差扩阔及盈利改善幅度。
全球央行年会难遏加息风险 美联储加息不减速
在鲍威尔的领导下,美联储今年已两次加息,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2018年9月进行年内第三次加息,并倾向于在2018年12月进行第四次加息。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目前美国联邦基金期货交易市场预计,2018年9月,美联储加息至少25个基点的概率为96%。若每次加息25个基点,2018年内美联储共计加息4次的概率为62.8%。
美联储8月23日公布了在7月31日到8月1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高官仍旧相当确信最近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表现至少将在近期内继续下去。只要美国经济增长处在正轨,美联储就准备再次加息。多位与会者认为,如果未来数据继续支持他们目前的经济预期,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撤回宽松政策很可能将在不久之后变得合适。这表明美联储即将加息,符合市场的广泛预期。
Rae Rosen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美联储今年可能总计加息4次,如果明年继续加息3次,届时每一次加息的幅度可能会略大一些。美联储将会提前充分释放信号,不令市场出现太大波动。”
进一步加息将与持续扩张的经济活动、强劲的市场环境以及美联储中期目标一致。
“目前美国失业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同时工资增长幅度非常小,但随着雇主争夺稀缺劳动力,工资涨幅将会显著加大。与此同时,随着进口部件和材料的关税提高,原材料成本将增加,制造商正在提高其产品的价格。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可能保持不变,但单位内数量已经减少——例如金枪鱼罐头价格不变,但之前6盎司的量可能已变成5盎司。” Rae Rosen进一步指出。
加国央行行长:通胀上升是暂时 核心通胀接近目标水平
加拿大央行行长Stephen Poloz接受CNBC电视采访时表示,加拿大通胀上升是一次性影响造成的暂时现象。
“我们在上一份报告中说过,通胀率将在这几个月里升向3%。这些都是暂时性因素。我们排除掉所有数据噪音的核心通胀指标还在2%左右,非常接近于目标水平。”
Poloz提到,汇率、能源价格和最低工资上调造成了“一次性”影响。
Poloz:加拿大央行正在政策正常化进程中。加拿大经济全面恢复强劲增长。
他表示,关税对加拿大经济构成重大风险,钢铁关税反制措施正推动国内价格上涨。但有充分理由相信北美自贸协议(Nafta)谈判能够得到解决。
中金公司: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继续以此前的速度贬值
央行再次启用“逆周期因子”调节人民币中间价。8月24日(周五)晚,央行在网站上宣布,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汇率明显走强,夜盘交易时段升值700~800个点子至6.80左右。公告所述与我们近期的观察一致,即近两周中间价报价相对“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模型定价开始明显偏强,表明“逆周期因子”在发挥作用。回顾历史,这是央行第二次发布类似公告——2017年5月,央行首次提及在岸人民币(CNY)中间价公式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对报价进行微调,并表示加入“逆周期因子”的报价公式已经运行一段时间。此后,据我们观察,今年1~7月间,CNY中间价报价并未有明显加入“逆周期因子”调节的痕迹。
中金公司认为,再次启用“逆周期因子”调强人民币中间价表明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币继续以此前的速度贬值。今年6月14日以来的两个多月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7.1%,相对贸易加权的一篮子货币下跌5.1%,年化贬值速度较快。这虽然是受影响人民币短期供求的一系列因素驱动,但也反映了年初至今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再通胀走势预期的持续降温。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引入“逆周期因子”的宏观背景与2017年4~5月相比迥然不同。当时,虽然国内经济再通胀趋势确立(名义GDP同比增速从2016年1季度的6.9%加快至去年1季度的11.7%、而去年1季度PPI同比增速超过7%),而且央行在去年1季度累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20个基点,但人民币汇率仍延续之前贬值的“惯性”。汇率贬值与经济基本面的走势相背离,且贬值边际放松金融条件,与当时央行退出货币宽松的意图相矛盾——这个意义上,“逆周期因子”在当时的确起到逆周期调节作用,名至实归。相比之下,由于去年4季度以来金融条件急剧收紧,今年2季度中国名义GDP增速已明显放缓至9.8%。因此,这次重新启用“逆周期因子”可能重在阻止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及其可能触发资本外流所引发的“负反馈”机制。所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观察到资本大规模外流的明显迹象。
中金公司称,短期内,我们注意到,当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逼近6.90,央行相关政策“调整”的频率就会明显增加。因此,这个时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阻力”已然明显上升。如图表2所示,自7月以来,央行更加注重在与市场交流时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且在CNY较快贬值时,采取了频繁的政策“调整”以支持人民币汇率。具体看,7月3日,央行行长与外管局局长通过与市场沟通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8月3日,央行宣布重新对金融机构远期售汇征收20%的风险准备金;之后不久,央行要求上海自贸区银行不得通过同业交易向境外拆借人民币资金等。同时,我们观察到离岸/在岸外汇市场可能几次出现短时间、小规模的干预迹象。近期,在英国退欧不确定性上升与新兴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美元暂时走强加剧了短期人民币汇率的下行压力。再次启用“逆周期因子”是稳定人民币汇率与外汇预期的另一个政策工具,表明央行对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的隐含年化贬值速度并不认可。鉴于人民银行在汇率管理上的“政策储备”、实力以及市场公信力,这个时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阻力”已然明显上升。
中长期看,对人民币汇率的根本支撑在于提高中国投资效率和降低投资风险溢价——稳增长才能稳汇率。我们认为,近期的政策微调可能有助于改变短期市场供求以提振人民币汇率,并对人民币“空头”有震慑作用。然而,正如我们在之前报告中反复强调的,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型大陆性经济体,汇率的中长期走势最终取决于预期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溢价。在这方面,支持人民币汇率更具可持续性的途径只能是稳定增长预期,并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提高在中国投资的效率、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金融号:8月27日金融市场观察、分析、预测与展望
发布日期:2018-08-28 浏览次数:1520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