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贴近大众,更要接轨市场
如何让传统技艺变小众为大众,提高规模化程度,是不少传承人面临的难题。省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管艳尝试在网络上开设剪纸小视频课程。没想到刚一推出,就获得了大家的热捧,每集课程点播都达到了10万+。管艳说,虽然她正式收的徒弟只有一个,但是通过互联网+,收了不少天南地北的学生。管艳还尽量通过各种交流活动让手艺多多亮相。去年的中美大圣文化国际交流活动上,管艳的剪纸让美国中学师生“叹为观止”。管艳说,当前在国际交流中,越来越重视本国文化的传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建立全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新渠道。
省人大代表、东海县禄源精雕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张玉成说,雕刻这门传统技艺不能关起门来“固步自封”,要紧密地和市场结合起来。“只有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不断激荡中,艺术家才能够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也才能够让传统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要后继有人,更要“高精尖”
对省政协委员、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泽锋来说,做强紫砂产业最大的瓶颈还在于人才,尤其是缺乏工匠级、大师级人才。
“新一代陶瓷从业者中,创新能力强、制作水平高的工匠凤毛麟角,与未来陶瓷产业、陶瓷文化的创新发展明显不符。江苏陶瓷发展离不开研究创新,需要人才,特别是专、精、高的人才,需要高层次专业院校培养。”范泽锋说,紫砂产业发展到今天,紫砂已经不仅仅是器皿,更多的是艺术品,紫砂手艺也从乡土技术升级为一门艺术,需要高层次人才通过设计、研发、营销等来提升艺术价值和产业高度。“目前符合这一要求的人才,只有万分之一。”
为了实现这个突破,范泽锋担任村书记的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和清华美院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都有清华老师带着十几个学生在这里学习研究提升紫砂产品的艺术性。
范泽锋希望能把现有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大陶瓷大专专业升格成本科甚至研究生专业,加强人才招引,面向世界引进顶尖人才、学术大师,选聘“江苏特聘教授”,努力建设成为高层次陶瓷艺术设计高地,更好地培养人才。
要认可,更要政策扶持
本届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中出现了不少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三带能手”的身影,这让乡土人才们倍感振奋。
省人大代表、连云港市赣榆苏合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王统扬,把赣榆传统食品——煎饼品牌化,他创立的“老海边”石磨手工煎饼在江苏、河南等地经营20多家加盟店,提供了近200个再就业岗位,带动合作社成员共走致富之路。
王统扬表示计划用五年时间通过帮扶、引导,在全国范围内打造500家以上门店,带动更多需要创业的家庭掌握这门传统技艺。另一方面,要推进煎饼非遗文化建设,加快建立煎饼非遗馆,联合政府部门加快地理标志申报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为了加强乡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江苏不少地方为乡土工艺大师开设了名师工作室。省政协委员、扬州漆器厂总工艺师张来喜通过“名师工作室”收了不少徒弟传承技艺,还在扬州大学担任产业教授,带了研究生。他希望能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从生源开始吸纳真正热爱漆艺的人才加入这个行业。
“传统技艺和产业结合,需要良性发展,就离不开更多基层的产业从业人员。”张玉成认为,乡土人才需要政府更多的政策扶持与关爱,“譬如我们东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晶产业从业人员,如何把他们留在这里更好地创业生活,带动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需要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