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十日谈》,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名鼎鼎的、与但丁和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三大文豪之一的薄伽丘。薄伽丘以佛罗伦萨大瘟疫为背景,写下了这部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当时,《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
薄伽丘于一三一三年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佛罗伦萨的富商,母亲是法国人。母亲生下他之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因为薄伽丘的父母并未正式结婚,所以他被视为私生子。父亲希望儿子长大后继承父业,成为富商,因而把十四岁的薄伽丘送到那不勒斯去学商。哪想到小薄伽丘酷爱文学,幻想成为一位大诗人。“我要成为但丁一样的诗人!”他立下了抱负,把大量金钱都花在买文学书上,以致他父亲抱怨他“买的书比买的货还要多”。
光阴似箭,六年时光飞逝而过,薄伽丘在商业上毫无进取。父亲十分失望,万般无奈,让他改行学习法律。殊不知,薄伽丘对法律更是不感兴趣,认为教会法典的条文像商业账目一样枯燥乏味。学习法律又耗去了薄伽丘六年时光。这使薄伽丘十分痛心,学诗不成,反而白白地浪费了他十二年大好时光。薄伽丘虽说学诗一无所成,但他在那不勒斯学习法律时,见到了当时的一大批人文主义学者,如彼特拉克就是其中之一。薄伽丘很快和彼特拉克交上了朋友,友情甚笃。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薄伽丘阅读了大量古罗马的优秀诗篇,这使薄伽丘后来的文学创作以人文主义为指导,直接赞美人类的爱情,抨击禁欲主义。
在那不勒斯的那段时间里,薄伽丘痴心地爱上了那不勒斯国王的私生女玛丽亚。玛丽亚那水晶般的大眼睛,红宝石般的嘴唇,深深地打动了薄伽丘的心。一日,这对青年人在教堂相遇,薄伽丘向玛丽亚倾诉了爱慕之情,两人双双坠入情网。后来两人虽然没有成为佳偶,但这段罗曼蒂克的生活给薄伽丘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他的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长篇小说《菲洛奇罗》讲的是一个基督教的姑娘和一个异教徒的青年恋爱的故事,这对恋人冲破种种阻碍终成眷属。这部小说的取材正是他和玛丽娅的这段爱情生活。
一三四零年,薄伽丘被父亲召回佛罗伦萨,在父亲身边料理家事。尽管事务繁忙,他还是创作了三部作品:半诗半散文的传奇《爱米多》、诗歌《似真似幻的爱情》和散文故事《可爱的菲亚美达》。这些作品摆脱了浮华的风格,开创了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风格。特别是在《可爱的菲亚美达》中,他追叙了初遇玛丽亚一见钟情和以后热恋的情节。一三四八年至一三五三年,薄伽丘创作了他那不朽的佳作《十日谈》。故事多半以爱情和聪明机智的情节为主题,塑造了许多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艺术地再现了十四世纪意大利广阔的现实生活。在这部不朽的巨著里,他以幽默辛辣的笔调,勇敢地批判黑暗、腐败和虚伪的基督教会及其提倡的以经院哲学为基础、以禁欲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实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十日谈》写完后,薄伽丘受到封建势力的迫害和打击,时常被教会派来的人咒骂和威胁。他有一次愤怒之至,甚至想把所有的著作,包括《十日谈》全部烧毁,幸好他的好朋友——意大利著名的民主诗人彼特拉克苦苦相劝,《十日谈》才得以留存至今。
薄伽丘一生特别崇拜但丁,从小他就想成为但丁那样的诗人,曾为此学诗十二年,但收获甚微。从此,他对但丁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既然我写不了《神曲》这样的作品,我也要把它传授给世界。”他注释了但丁的《神曲》。一三七三年,薄伽丘已经体弱多病,但他还是答应了佛罗伦萨大学的聘请,负责“《神曲》研究”的讲座。第二年,挚友彼特拉克的死讯传来,薄伽丘悲痛欲绝,从此病势加重,于一三七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死于离佛罗伦萨二十英里的小镇拆塔尔多。